根据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07月23日至2025年07月2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厅反映。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213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政务服务窗口,邮编:510630
联系电话:020-******
传 真:02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厅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
建设地点
广东汕尾海丰县;广东惠州市;广东河源市;广东东莞市
建设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
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工程途经汕尾市、河源市、惠州市和东莞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一)500千伏苏南开关站新建工程新建500千伏苏南开关站,苏南开关站规划不设主变压器,规划建设规模为装设7组180MVar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和2组180MVar母线高压并联电抗器,建设500千伏出线13回;本期建设规模为在500千伏横沥北乙线出线侧和500千伏东南甲乙线出线侧各装设1组180MVar高压并联电抗器(共计装设3组),装设1组180MVar母线高压并联电抗器,建设500千伏出线9回。(二)500千伏苏南开关站~横沥北开关站双回线路工程新建500千伏苏南开关站~横沥北开关站双回线路,线路路径总长约159千米,均按同塔双回线路架设。(三)500千伏苏南开关站~东南变电站双回线路工程新建500千伏苏南开关站~东南变电站双回线路,线路路径总长约180千米。(四)配套线路改造工程1、改建500千伏小漠电厂~纵江变电站双回线路工程建设500千伏小漠电厂~纵江变电站双回线路新建段路径长约4千米,均按同塔双回路架设,拆除现500千伏小漠电厂~纵江变电站双回线路路径长约0.8千米,拆除塔基4基。2、500千伏东莞变电站~惠州变电站甲线迁改工程新建线路路径长约1.1千米,其中按同塔双回线路架设路径长约0.5千米(另1回线路仅挂线),按单回线路架设路径长约0.6千米,拆除现500千伏东莞变电站~惠州变电站甲线线路路径长约4.6千米,拆除塔基6基;利用已退运500千伏崇文变电站~宝安变电站双回线路路径长约3.6千米。3、220千伏太福变电站~东澎变电站甲乙线迁改工程新建220千伏太福变电站~东澎变电站甲乙线线路路径长约1.1千米。其中按同塔双回线路架设路径长约0.5千米,按单回线路架设路径长约0.6千米,拆除现220千伏太福变电站~东澎变电站甲线线路路径长约1千米,拆除塔基4基,拆除现220千伏太福变电站~东澎变电站乙线线路路径长约0.5千米,拆除塔基3基。
环评机构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项目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工程建成后,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若出现电磁环境超标,应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加强运行期巡检工作。根据类比监测分析,500kV苏南开关站建设投产后,围墙外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不超过《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标准限值要求(即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标准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标准限值100μT)。在满足设计最低对地高度下,即500千伏苏南至横沥北和500千伏苏南至东南双回线路工程、220kV太东甲乙线改工程导线对地最低线高不低于25m,500kV惠东甲线迁改工程导线对地最低线高不低于25m时,线路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不超过《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标准限值要求(即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标准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标准限值100μT)。(二)噪声污染防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项目拟采取的措施包括:选择低噪声设备,在声环境保护目标附近的塔基临时施工区域设置施工临时隔声屏(高度不小于2.5m),禁止夜间进行除抢修、抢险之外的其他任何施工作业,避免在昼间午休时间进行高噪声施工,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开关站优化总平面布置、对高压电抗器加装Box-in(隔声罩),并对靠近高压电抗器的围墙进行加高设计,500kV苏南开关站建设运行后,站址厂界的声环境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根据类比监测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建成后,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1类、2类、3类、4a类标准要求。(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在山丘区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设计,尽量减少对集中林区的土地占用,线路通过林区时,用高杆塔按跨越方式考虑,线路施工不设置取土场、排土场和施工营地,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在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禁止设置取/弃土场、牵张场、跨越场和施工营地,线路跨越生态敏感区架线施工方案设计用不落地放线技术,施工前开展沿线可能涉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详细调查等。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是可接受的。(四)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拟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一档跨越地表水体,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等。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设置牵张场,禁止清洗车辆机械,不得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任何污染物等。项目运行期输变电线路无废污水产生,苏南开关站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设置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五)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拟采取的措施包括:位于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施工弃土外运至指定受纳场处置;其余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临时土方,在塔基******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指定位置处理;拆除的旧线材和塔基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正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项目运行期输变电线路产生的废旧绝缘子等固体废物,交由专门的公司回收。苏南开关站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旧蓄电池,生活垃圾集中存放于站内垃圾箱并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旧蓄电池由建设单位联系有处理资质的单位上门进行回收,即收即走,不在站内临时贮存。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的处理处置,不会对区域产生二次污染。(六)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采取洒水抑尘,土石方开挖后尽快回填,临时堆放的土石料等细散颗粒材料和易扬尘材料集中堆放并用土工布覆盖,禁止就地焚烧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等措施。项目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七)环境风险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不涉及环境风险;苏南开关站新建1组180MVar高压电抗器,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高压电抗器内绝缘油泄漏。开关站设置事故油处理系统,新建高抗事故油池有效容积30m3,储油坑有效容积约为33m3,均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2019)的要求;同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委托合同。
公众参与情况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登录